鑄鋼廠在生產中常用的幾種鑄造工藝
發布日期:2022-07-22 瀏覽次數:3402
作為歷史上的鑄造大國,鑄造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經歷了一代代歷史變遷,鑄造的技術在匠人手里取精去糟,傳承下來一些最精煉的工藝。常見的有砂型鑄造、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等。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這些工藝的區別在哪吧。
1.砂型鑄造
這是一種在砂型中,具體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砂型鑄造是由于其超高性價比,成為了鑄造中最為常用的鑄造方法,并且包含鋼、鐵在內,砂型鑄造可以鑄造各種材質的鑄鋼件,應用十分廣泛。最大的優勢是可以通過通過相對低廉的成本,獲得結構相對簡單的鑄件。
若通過手工造型,則可以鑄造單件、小批量或者成批生產鑄件的場合,能夠滿足更方面需求,若通過機器造型,則可大幅度提供表面精度與耐用性,可謂進可攻退可守。華峰重工使用最多的也是這種鑄造工藝。
2.熔模鑄造
熔模鑄造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鑄造工藝,在春秋時期已有相關方便的記載。與砂型鑄造不同,它更適用于鑄造小型復雜精密鑄件,比如各種藝術品、精密機械零件等。它的缺點也很明顯,不適用于大型鑄件,且鑄造工藝十分復雜,難以控制,材料與消耗成本更貴。所以,一般只有對精度要求比較高的情況才會使用這種鑄造工藝。
3.消失模鑄造
消失模可以鑄造精度尺寸較高的鑄件,但這種鑄造工藝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其原理是把與鑄件形狀相似的石蠟或泡沫模型粘結組合成模型簇,之后刷上耐火涂料并烘干,將澆注氣化后的氣體灌模型中使其冷卻凝固得到鑄件,這是一種新型鑄造方法。
- 上一篇:鑄鋼廠使用的砂型鑄造的優點與缺點
- 下一篇:大型鑄造廠加工渣罐時的熱處理方法介紹